11月6日,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激励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发展定力,勇担时代重任,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江苏省委统战部等部门决定授予49名个人“江苏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东方润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中敏是荣誉获得者之一。
蒋 中 敏 东方润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常州武进的工业热土上,东方润安集团的钢铁厂房巍然矗立,犹如一道坚实的屏障,默默诉说着一段段奋斗与成长的故事。集团创始人蒋中敏自2009年创业以来,带领企业从区域性钢厂稳步成长为2025年中国企业500强第310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32位、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94位的现代化制造业集团,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使命与担当。
在钢铁脊梁上刻下“中国精度”
走进东方特钢的精品棒材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13亿元投资打造的智能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抓取着通红的钢坯,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实时监控着每一道工序。这里是蒋中敏倾注心血最多的“战场”——这条精品棒材线,年产能80万吨,主打替代进口的高端特钢材料,推动解决多个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制造业的根基在于产品,产品之魂在于创新,大家都说创新很难,如果创新不难,就不叫创新。”蒋中敏常对技术团队说。在集团展厅里,陈列着一块看似普通的弹簧钢样品,却承载着打破国外垄断的骄傲——过去这类高端钢材完全依赖进口,如今东方特钢的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至欧洲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这种“中国精度”的背后,是蒋中敏对产业链垂直整合的执着:从原料升级到工艺革新,从设备智能化到全流程品控,每一步都凝聚着他对“精品发展”的极致追求。

蒋中敏在工作现场
在导轨板块,马拉兹产线的无人化操作更让“中国制造”成为全球电梯导轨的品质标杆。当国际客户看到机器人精准完成每一道切割、打磨工序时,不禁感叹:“这里生产的导轨,精度堪比瑞士钟表。”而这份骄傲,源自蒋中敏三十八年如一日的坚守——产品从源头到出厂必须经过数十道检测工序。
在蒋中敏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合道守静”。当谈到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不少企业热衷跨界扩张,他为何选择“守静”时,蒋中敏说,“我就懂一点,唯有专注才能成功。聪明人用三年,我用五年,慢一点没关系,聚焦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这份扎根实业的谦虚与定力,是对浮躁与喧嚣最有力的回答。
用科技为传统工业穿上“生态外衣”
走进东方润安厂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家钢铁企业。原料场实现全封闭,污水深度处理后循环利用,高效除尘系统让厂区空气清新如洗。更令人惊叹的是,通过智能化集控系统,生产过程实现远程化、无人化,吨钢综合能耗较十年前下降18%,年减排二氧化碳超50万吨。
在环保投入和绿色转型的每一个关键决策中,蒋中敏始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企业发展实践。在钢铁行业普遍面临环保压力的背景下,他率先投入超35亿元,完成600余项环保改造项目,生动诠释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共进。
这份“绿色答卷”背后,是蒋中敏的远见卓识。他推动建立“环保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排放数据;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绿电占比达30%。如今的东方润安,厂区绿化率超过40%,员工们自豪地说:“我们生产的不仅是钢铁,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蒋中敏在工作现场
多年来,东方润安始终秉持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与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综合实力与行业影响力持续领跑。集团不仅荣膺“全国文明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优特钢行业最具影响力生产企业”“省百强民营企业”等多项国家级与省级权威称号,更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屡建新功,多次摘得常州市工业“五星级明星企业奖”、武进区“重大贡献奖”及“企业纳税大户奖”等荣誉。集团奉行“环保投资上不封顶”原则,集团旗下单位东方特钢、马拉兹、同泰高导获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工厂认定;旗下单位润来科技获得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级绿色工厂认定;东方特钢、同泰高导相继获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级5G工厂认定,多单位入选省级智能智造车间。在蒋中敏的推动下,绿色低碳和智能智造在东方润安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构建起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绿色制造体系。蒋中敏个人也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优秀企业家”“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改革开放40周年常州市杰出民营企业家”等多项荣誉。
以大爱为笔绘就“共富图景”
“企业是社会的企业,发展成果必须反哺员工、反哺社会,什么叫高质量发展?员工幸福感是一个衡量的重要标准,比如说企业虽然发展很好,我们员工如果没有感觉到幸福,那发展质量就不高。”蒋中敏说。在东方润安,员工关怀渗透到每个细节。总投资1.05亿元的人才公寓里,智能家居、健身房一应俱全;50万元/人,30年免息的购房借款政策,让年轻技术人员在异乡有了归属感;暑期职工子女托管班、子女入学绿色通道,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传承十余年的爱心基金,为遭遇困难的员工筑起温暖的港湾。

蒋中敏慰问生产一线
在社会公益的版图上,蒋中敏的笔触更为浓墨重彩。5亿元慈善捐资,如同一股股暖流,涌向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领域:1.5亿元成立教育基金会,1000万元资助学校建设,300万元帮扶贫困学子;2300万元物资惠及湟里镇居民,1000万元医疗器材助力基层医院升级;疫情期间1028万元紧急驰援,500万元关爱退役军人……2024年,集团投资1亿元建设的高标准幼儿园正式移交地方政府,孩子们的笑脸成为蒋中敏最珍视的“奖章”。
在蒋中敏心中,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从来不是割裂的命题。他以慈善温暖人心,也以专业和创新锻造企业的未来。正如他所说,“我懂钢铁,我喜欢钢铁,我会一直扎根行业,尽自己所能把钢铁事业做到极致”。蒋中敏始终保持着创业初期的清醒与激情。他带领团队深耕智能化转型,推动“黑灯工厂”建设,探索氢能炼钢等前沿技术,以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引领钢铁行业迈向绿色、智能、高效的新未来。

蒋中敏给管理人员授课
在常州这片热土上,蒋中敏正以钢铁般的意志,书写着新时代企业家的担当与情怀。东方润安的旗帜,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高高飘扬——它不仅是行业的标杆,更是责任的象征,是无数人心中“实业兴邦”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