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11月7日,“商协会组织与技术转移机构双向奔赴”主题活动在常州科教城举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曹建中,市科教城管委会副主任路军方,市“三会”执行会长田晶华,市科教城商会会长王晓东等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以“共助科技成果落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主题,由市科教城商会牵头承办,旨在搭建商协会组织与技术转移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桥梁,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助力常州产业升级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全市46家商协会组织、19家技术转移机构、70余家企业的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活动。
曹建中在致辞中强调,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要充分发挥商协会组织和技术转移机构优势,建立常态化技术成果供需对接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搭建产学研平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畅通投融资渠道、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等方面下功夫,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创新动能。
路军方指出,商协会组织与技术转移机构的合作,有助于将科教城的“创新雨林”移植到产业田野,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有效衔接。他呼吁各方做“热情的追光者”“精准的织梦人”和“温暖的守望塔”,共同推进技术成果转化。
王晓东表示,市科教城商会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积极联动各商协会与技术转移机构,建立“常态化需求对接、精准化成果匹配,全链条服务保障”机制,让更多优质成果,在常州这片产业沃土上开花结果。
活动中,在技术转移机构风采展示和技术成果落地推介路演环节,常州市技术经理人协会、常州市产科教联盟公共服务平台、常州市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等3家单位分别就技术评估、资源对接、产权交易等环节的专业服务作了现场展示。
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江苏研究院、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州市常大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常州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常州创新中心、常州弗劳恩霍夫技术展示转化基地、牛津大学创新技术转移(常州)中心、上海高校技术转移(常州)中心、长三角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等数十家机构代表进行了成果路演,内容涵盖新型智能装备、高性能电池技术、生物医用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
6家企业现场达成了深入合作意向,与会代表还自发建立了对接联络群,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与会代表集中参观了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
(常州市工商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