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为脉聚共识 以业为桥促融合 ——泰国留华同学会(黄埔校友会)南京参访活动侧记

2025年11月20日 14:41:37 | 来源:江苏省台联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由江苏省台联、南京市台联共同主办的泰国留华同学会(黄埔校友会)南京参访活动顺利落幕。泰国留华同学会永远名誉理事长陈鸿彰、泰华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朱晓薇率领20名海外台胞代表,在为期六天的行程中,通过历史回望凝聚共识,在文化寻根中筑牢情感联结,向产业前沿探寻合作机遇,为两岸民间交流注入新活力,也为南京与海内外台胞搭建起更紧密的合作桥梁。

  历史铸魂——在金陵记忆中凝聚共同认知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红色印记与历史遗存,成为参访团感悟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

  在中山陵,参访团首先走进孙中山纪念馆。馆内陈列的手稿、影像等珍贵史料,系统勾勒出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其“振兴中华”的理想跨越百年,引发成员们强烈共鸣。随后,大家沿392级台阶缓步上行,在祭堂前整齐肃立,向孙中山先生塑像行三鞠躬礼,以庄重仪式传承先辈的家国情怀。“中山先生的理想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此次来南京拜谒,既是对历史的回望,更盼两岸携手践行民族复兴使命。”陈鸿彰在仪式后说道。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内,苍松翠柏环绕着镌刻近4000位英烈姓名的纪念碑。参访团成员敬献花圈、整理缎带,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英烈们驾机御侮、为国捐躯的壮举,随后集体默哀致敬。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庄严肃穆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位成员。参访团沿着史实展区缓缓前行,“万人坑”遗址中静静陈列的遇难者遗骸、纪念墙上密密麻麻的遇难者名录,无不叩击着人心。在遇难者纪念墙前,众人敬献花圈、集体默哀,在静默中体悟和平的珍贵。

  在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总统府”),百年建筑与珍贵展品串联起民族奋进的沧桑历程。从晚清洋务运动的探索,到民国时期的历史变迁,参访团成员在实物与史料中,深刻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复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

  文化寻根——在文脉传承中厚植情感根基

  漫步金陵大地,参访团在南京的文化地标中,感受中华文脉的深厚底蕴,探寻两岸情感共鸣的文化密码。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内,翔实的文物展陈与生动的场景复原,将科举制度千年发展脉络清晰呈现。从唐代的科举试卷,到明清的考场模型,参访团成员在“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内,现代建筑艺术与佛教文化相得益彰。参访团成员走进佛顶宫,近距离瞻仰佛教圣物,直观感受南京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中的匠心——既守护了文化根脉,又以现代视角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能在南京看到这样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实践,让人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朱晓薇说。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斑驳遗存中,地宫出土的琉璃构件、佛教文物等,诉说着这座千年古寺的兴衰变迁。参访团透过玻璃展柜,触摸遗址展区内精心保护的地基、柱础,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厚重历史底蕴,切实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传承力量。

  此外,参访团还走进南京云锦博物馆与南京城墙博物馆,或驻足观摩“寸锦寸金”的云锦织造技艺,或漫步镌刻城市记忆的明代古城垣,在与历史遗存的对话中,持续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认同。

  产业携手——在创新前沿中拓展合作空间

  聚焦南京“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主承载区”建设成果,参访团走进代表性企业、科研机构与产业园区,探寻跨区域合作机遇,为台胞企业与南京深度对接寻找切入点。

  在江苏碳堃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参访团成员围在实验设备旁,详细询问技术研发难点、成果转化路径及市场应用前景,围绕绿色低碳发展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中国大陆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实践走在前列,为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一位从事企业管理的参访团成员表示,期待未来能推动泰国台胞企业与南京相关机构精准对接,探索跨区域产业协作模式。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给参访团留下深刻印象。在成果转化展厅,成员们了解到研究院通过“企业出题、科研解题”的模式,已推动数百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在科研平台实地考察时,大家对南京“以科创带动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给予高度评价。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内,数据技术在精准医疗、疾病预防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引人注目。通过大屏演示,参访团看到健康医疗数据如何助力医生精准诊断、如何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支持。成员们详细了解数据资源整合机制与产业落地情况,围绕数字健康产业发展前景交流合作构想。

  江北新区座谈交流会上,新区投资促进和商务局及顶山街道相关负责人,分别作投资环境推介,系统介绍江北新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布局、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以及顶山街道“两岸融合发展示范街区”的建设成果。陈鸿彰在交流中表示,此次南京之行,深刻感受到南京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领域的显著优势,尤其是江北新区的发展活力与营商环境令人印象深刻,“这里蕴含着巨大的合作潜力,未来要积极推动泰国台胞企业与南京深化对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江苏省台联副会长、南京市台联会长林敏洁指出,海外台胞是促进两岸民间交流、推动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苏台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省、市台联将以此次参访为契机,着力健全服务机制、构建特色交流载体,深入推进苏台两地在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产业合作等多领域交流合作;同时,诚挚欢迎更多海外和岛内台胞“常回家看看”,在实地考察中感受祖国发展成就,共同为推进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南京市台联)

  • layer 置顶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