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常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两个健康”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定理想信念、提振发展信心,全面开启以“两个健康”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民营企业家思想政治共识更加牢固。健全民营经济人士思想引导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民营经济人士思想状况调研,有针对性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编辑出版《新常商新商道》系列丛书,挖掘选树优秀民营企业家典型,树立良好常商形象。引导民营经济人士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公益慈善事业,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成立百万元以上光彩基金127个,投入使用2.44亿元;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兴村”项目229个,经营类项目投资127.4亿元,捐款捐物3.75亿元。
民营企业家队伍培育机制更加完善。连续9年实施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十四五”期间累计培训民营企业家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近5万人次,形成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常州模式”,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地方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迭代推进“薪火传承创新创业”行动,成立“薪火导师团”,编撰《薪火传承》专集,建设传承人才数据库,举办创业辅导70余场、走进标杆企业等特色活动60余次,在全市重点培养50名以上领军年轻一代企业家,100名以上骨干年轻一代企业家,带动1000名以上新锐年轻一代企业家。
民营经济服务保障举措更加多元。推动设立并连续三年开展“常州企业家日”主题活动,向全市优秀企业家发放“常商服务卡”4933人次,推出“一卡集成”多层次全方位服务体系,为持卡企业家提供政务、体检、出行等方面的优质服务。搭建党委政府与企业沟通交流平台,定期召开政企座谈会,及时通报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会商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健全民营企业家意见建议受理办理工作机制,连续五年开展“送服务、解难题、办实事”行动,累计走访企业超1.5万家,解决企业问题困难5000余条。推进民营经济服务载体建设,全国首创联合打造“常州市非公有制经济法治护航中心”,成立“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商会之家”、金融服务专委会、国际合作专委会等服务平台,助力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发展。
促进“两个健康”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制定实施《常州市新时代促进“两个健康”创新探索工作实施方案》,高标准建成常州民营经济“两个健康”促进中心,打造常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和展示窗口。健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分析研究全市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和民营企业发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与市纪委监委、市工商联共同修订完善《常州市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实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六项措施”,进一步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参与制定《常州市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实施办法》,完善民营经济人士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健全党委政府重大经济决策向企业家问计求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