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四方协力,共筑就业新高地 “同心育人”模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2025年10月30日 16:26:44 | 来源:南京市委统战部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0月29日,一场以“多方联动促就业,共筑教育同心圆”为主题的共建活动在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行。活动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挑战,汇聚江苏省室内装饰协会、民建南京玄武区基层委员会、民盟南京江宁区基层委员会及校方等多方力量,共同签署《“同心育人”结对共建协议》,标志着“党建引领、党派联动、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正式落地,为促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探索出一条创新路径。

  跨界融合,构建“立体化”协同网络

  与传统校企合作模式不同,此次共建突破了单一合作维度,构建了一个涵盖中共基层党组织、民主党派与行业协会的“立体化”协同网络,实现了从“简单相加”到“深度相融”的转变。

  南京市江宁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斌在签约仪式上指出,此次合作实现了“三个跨越”:跨地区、跨党派、跨行业。他强调,这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服务地方发展的积极实践,他希望这一模式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吸引更多民主党派和统战组织等力量参与其中。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毅表示,此举是学校践行“党建引领,育人为本”理念的关键一步,旨在构建“党建+党派+行业”协同育人新格局,推动思政教育、专业技能培养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

  在活动期间的“高质量就业”对话环节,中建设计研究院、亚厦装饰、江苏省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等企业代表与校方展开“零距离”交流。企业方普遍反映,当前行业最亟需的是具备跨学科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

  江苏省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鹏举例指出:“以往专业划分过细,如今的项目中,需要多专业协同。例如,设计师若只懂美学而不了解建筑结构或水电暖通,不仅影响项目报价流程,还可能因忽视安全细节带来隐患。”他呼吁高校推动学生跨学科学习,拓宽知识结构。

  对此,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张丽君回应,学院已启动人才培养改革,通过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产业教授、推出“微专业”学习模式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专业之外的延伸技能,如装饰专业的学生也能掌握施工、造价等专业知识,着力塑造“一专多能”的“通才”。为了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学校除了定期进行春、秋季招聘会以外,还在周末、节假日等期间加增小型专场招聘会,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据悉, 2025年该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率接近97%,专业对口率达84%,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其培养模式的高度认可。

  四项举措并举,绘制长效共赢蓝图

  为确保合作成效持续深化,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毅提出四项具体措施,推动产教融合由短期协作向长效机制转变:一是共建实训场景,设立“智能建造”“绿色装饰”等特色工坊,将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引入学生实训课堂;二是共建混合师资团队,邀请企业技术骨干与校内导师联合授课,共同参与培养方案制定;三是共建产学研平台,围绕企业实际技术难题设立攻关课题,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四是共建订单培养机制,开展定向人才培养,实现“毕业即上岗”的无缝衔接。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行业变革,张毅还透露,学校将通过举办“金师训练营”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开设“AI+专业”模块化课程、升级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一系列举措,培养既掌握前沿技术又具备社会责任的高素质人才。

  此次“同心育人”结对共建,不仅是多方资源的整合,更是一次制度层面的创新。它致力于将共建平台打造为产教融合的“加速器”、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练兵场”和高质量就业的“直通车”,为区域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持续输送能担当重任的新生力量。

  • layer 置顶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