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教育部民族教育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联合向苏州工学院发来感谢信,信中对该校长期以来对新疆教育事业发展的无私援助和鼎力支持,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近年来,苏州工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的战略部署、第九次和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方式持续助力新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自江苏省开展对口支持新疆高校建设工作以来,苏州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援疆工作领导小组,系统推进各项援建任务,与克州教育局签订了《苏州工学院对口支援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克州校区框架协议》,在师资培养、校区建设、专业建设、内涵发展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实现共同提高。
尤其是近两年,苏州工学院先后选派5人次教师参与援疆,援疆教师全面参与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克州校区专业教学与课程建设工作,以实际行动服务新疆职业教育发展。
一是共建教学组织,夯实育人根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基础。苏州工学院与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克州校区)共建教学组织,以期提高当地教师的教学水平。2024-2025年度,共建基层教学组织1个(工程基础技术教研室),共建专业2个(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和电梯工程技术),共建课程5门(工程制图、电梯结构原理、电路分析基础、机械原理、材料力学)。
二是共上一门课程,共享优质资源,搭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交流桥梁。苏州工学院与天山职业技术大学(克州校区)创新性地开展“同步课堂”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两地学校学生“同上一门课”。这一举措打破了地理隔阂,让两地学生跨越千里,在同一个知识殿堂里学习交流、碰撞思想。
三是共研科研课题,激发内生动力,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动能。援教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在科研领域的优势,积极指导受援学校师生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并协助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024-2025年度,共同申报省级人才项目1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项目1项,联合申请发明专利1项,辅导课题组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指导学生参加首届自治区专利检索大赛。
四是深化“三进两联一交友”,促进交往交融,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根基。援教教师深入学生班级、宿舍、食堂,积极参与并推动“三进两联一交友”(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活动。他们与学生面对面谈心,了解思想动态,解决实际困难;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与当地师生结下深厚友谊,促进了各族师生在生活上相互关照、文化上相互欣赏、情感上相互亲近,构筑了情感共同体。
五是走访群众宣讲政策,服务地方发展,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利用课余时间,援教教师主动走访当地维吾尔族群众家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政策、惠民措施以及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通过亲切交流,他们倾听群众心声,解答疑惑,帮助当地群众更好地理解政策、感受关怀,将党的温暖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直接传递到基层,巩固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思想根基与群众基础。
未来,苏州工学院将继续总结经验,深化援疆内涵,创新工作模式,为促进新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更多“苏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