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姜堰区绿色高温新材料产业链新联会结合成员特点,创新构建“观、议、行”三维学习教育模式,通过具象化体验、互动式交流、实践性转化,让教育培训从理论灌输变为行动自觉,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合力。
以“观”启智,观红色印记悟初心使命。聚焦视觉化、沉浸式体验,产业链新联会围绕观红色资源、观时代故事,搭建直观生动的学习场景。一方面,组织成员走进蒋垛苏维埃纪念馆,观革命实物、观历史展板,在触摸苏维埃政权发展印记、聆听革命斗争故事中,感受红色政权的建立历程,让敢为人先、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通过视觉冲击深植心中。另一方面,集中观看《南京照相馆》等主旋律影片,通过光影故事传递个体与国家同频、企业与时代共振的价值理念。这种观中学、观中悟的模式,让抽象的教育内涵转化为可感知的红色记忆与情感共鸣,有效强化成员的理想信念认同。
以“议”凝心,议政策方向聚发展共识。产业链新联会创新构建“三会议三导向”协同机制,通过“议政策、议需求、议方向”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依托泰州市绿色高温新材料行业协会、蒋垛镇商会等平台,打破传统单向宣讲壁垒,形成“协会+商会+新联会”多维度联动模式,推动政策理论与产业实践的同频共振。一是深化“圆桌畅聊会”品牌活动,邀请行业专家与成员开展浸润式对话,结合绿色高温新材料产业技术攻关场景,系统解读民营经济扶持政策、产业升级导向等内容,帮助成员精准把握政策红利与转型逻辑。二是聚焦学习教育实效,组织专题研讨“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产业大局”,通过校企协同案例教学,引导成员强化行动自觉,形成抱团发展、共促升级的共识。累计收集产业链优化建议12条,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以“行”赋能,行思政初心促产业实效。产业链新联会以“实践性、转化性”为核心目标,推动学习成果向产业实践与社会责任高效转化,构建以行验知、以行促效的闭环体系。一是行于产业创新,将红色精神中“敢闯敢试”内核融入技术攻关场景,组建链内互助联盟,推动高温新材料技术突破;二是行于服务地方,组织成员参与纾困赋能行动,为小微企业提供技术诊断、能耗优化等服务,累计解决生产工艺升级、供应链对接等难题4个;三是行于示范引领,推广产业链内龙头企业泰州市旺鑫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的“红领车间”“红领班组”“红领党员”等成功经验,带动链上更多企业重视培训教育。通过“行”的落地,让学习教育从思想层面延伸至行动层面,真正实现“以学习促发展、以发展固学习”的良性循环。
姜堰区绿色高温新材料产业链新联会以“观议行”三维学习教育模式,既丰富新联会政治引领形式,又紧扣产业链发展需求,让学习教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精神引擎”。下一步,产业链新联会将持续优化“观议行”机制,结合产业链发展新需求,创新教育载体,让学习教育更贴产业、更入人心,为姜堰区域绿色高温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精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