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多党合作事业的“神经末梢”,也是统一战线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最后一公里”。镇江市京口区大市口街道党工委主动作为,联动下辖宋官营社区创新“四维联动·同心共治”工作法,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联动”为原则,打造“多党合作之家”,将街道的统筹力与社区的执行力有机融合,让多党合作的制度优势在基层治理中焕发蓬勃生机。
组织联动:织密“三级体系”,筑牢同心根基
街道与社区打破行政壁垒,构建“街道统筹—社区落实—网格延伸”的三级组织体系,多措并举确保责任链条闭环、工作推进有序。一是街道层面建“中枢”。从阵地规划到功能设置,从活动策划到机制完善,形成“党工委牵头抓总、社区党委具体落实、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将“多党合作之家”纳入街道统战工作重点项目,在宋官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划拨专属区域,按照标准打造一体化功能区。二是社区层面设“支点”。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多党合作之家”第一责任人,在站点设置“同心学习栏”,定期更新党的创新理论和多党合作政策。开辟“民意收集箱”,方便居民随时反映诉求。打造“成果展示区”,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民主党派参与社区治理的案例。三是网格层面延“触角”。将多党合作工作融入社区网格治理,每个网格配备1名“同心网格员”,由民主党派成员与社区网格员结对担任,负责政策宣讲、民意收集。
资源联动:建立“三单机制”,精准服务民生
街道与社区以“需求导向”为核心,创新“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单机制,推动民主党派界别优势与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对接。具体而言:一是摸准需求“列清单”。宋官营社区通过“敲门行动+议事会征集”,动态收集群众诉求,汇总分类形成“一老一小”、就业帮扶、环境改善等6大类“民生需求清单”。社区需求清单中“居家养老、慢性病管理”诉求占比达65%,“子女托管、技能培训”成为高频需求。二是盘活资源“强队伍”。街道牵头摸排辖区民主党派成员的职业背景、专业特长,建立“同心人才资源库”,涵盖医疗、教育、法律、工程等15个领域,收录100余名成员信息。农工党医务工作者、民盟教师群体和民革法律工作者,成为服务群众的“主力军团”。三是精准匹配“定项目”。街道联合社区每月召开“供需对接会”,推动“需求清单”与“资源库”匹配,生成“服务项目清单”,明确责任主体、服务频次和评价标准。如针对养老需求,宋官营社区与农工党结对合作,推出“银发健康守护”项目,每月开展2次义诊活动和健康讲座,已为辖区300余名老人提供健康义诊服务。
协商联动:搭建“三级平台”,共解治理难题
街道与社区构建“街道议政—社区协商—网格议事”三级协商平台,让民主党派的专业智慧成为破解治理难题的“金钥匙”。街道打造“同心议政室”议大事,每季度聚焦跨社区共性问题召开协商会,邀请民主党派成员、职能部门代表、社区书记共同参与。针对宋官营社区辖区内弥陀寺巷公共设施老旧损坏等问题,民建经济界单位通过与街道结对共建,认领美化出新项目,通过绿化补种、街景设计、添置便民设施等,助力提升街区环境品质。社区组建“红色议事会”解小情,由社区党委主持,民主党派成员作为“智囊团”参与,居民共同讨论楼道堆物、充电桩安装、小区墙体渗水等“家门口的事”。网格开设“意见直通车”察民意,“同心网格员”每周收集群众诉求,对能当场解决的即时回应,复杂问题上报社区或街道。宋官营第二网格的部分居民反映“家里老人行动不便,无法去社区食堂用餐”,民盟退休教师成员知晓后建议社区绑定“结对帮扶”,发动辖区内的低龄老人和热心邻居与行动不便老人结对,帮忙代取餐并送至家中,解决居民用餐配送和取餐难题。
品牌联动:打造“系列活动”,凝聚同心合力
街道与社区联合打造“同心系列”品牌活动,结合宋官营社区每月“营地工匠”便民服务日,将便利服务送至居民“家门口”,让多党合作变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实事。一是与党同行,“同心讲堂”强共识。街道每季度组织“多党合作历史课”,邀请民主党派老成员讲述“与党同行”的故事。社区结合实际开展“特色课”,邀请民进文化界成员讲“统战文化与家风建设”。截至目前已开展讲座5场,覆盖200余人次。二是便民利民,“同心集市”惠民生。每月宋官营社区开设“同心服务集市”,民主党派成员现场提供义诊、家电维修等服务,农工党医生免费测血压、血糖,民革律师解答物业纠纷,社区还组织志愿者提供理发、缝补等便民服务,服务群众400人次,成为最受居民欢迎的“暖心品牌”。三是勠力同心,“同心共建”聚合力。依托“多党合作之家”平台,街道联合社区与7个民主党派合作,各民主党派推荐法律、医疗、心理等领域的专家成立小组。建立“轮值服务”制度,每月由不同民主党派专家团队开展专业服务,结对开展“党派+社区”共建项目,如民盟与社区共建“书香社区”,开设“亲子阅读课”,民建与社区共建“就业驿站”,链接企业资源提供就业岗位,民革与社区共建“法律援助站”,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
“四维联动·同心共治”工作法的实践,不仅让多党合作的制度优势在基层治理中焕发活力,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多党合作之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幸福密码”。下一步,大市口街道党工委持续深化这一工作范式,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更强的合力,让多党合作的“同心圆”越画越大,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同心力量”。
(京口区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