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气,是梁徐的支柱产业;聚链成势,是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姜堰区梁徐街道聚焦“双电”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实施“新阶层+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新阶层人士在服务产业链上的专业、资源优势,通过精准赋能、链上协同和平台共建,为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发挥专业优势,强化链上服务供给。“企业在转型,人才先转脑”。在街道新联会成员严翔的牵线搭桥下,邀请高校教授与行业专家组成“智囊团”,围绕“DeepSeek前沿技术与数字化转型”开设系列培训班,为街道“双电”企业技术人员量身定制实操课程。从底层逻辑到实际操作,从理论讲解到案例演练,培训不仅让企业员工听得懂、用得上,更大幅提升了创新研发能力与技术应用水平。严翔不仅是市青年互联网营销师协会的负责人,更是街道“双电”企业的线上顾问。他利用自己的电商营销优势,帮助多家企业搭建网络销售平台、优化品牌形象,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让传统制造插上“数字翅膀”。法律是企业发展的护栏。街道新联会组建“同心法律顾问团”,主动深入企业开展法律咨询、风险评估等服务。无论是用工合同的规范签订,还是融资借贷的法律界定,抑或是股权设计、税务筹划的风险防控,顾问团总是第一时间“上门问诊”,让企业吃下“法治定心丸”。法律宣讲活动更是成为常态,有效推动企业依法合规、稳健发展。
整合链上资源,构建协同发展生态。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街道积极整合链上资源,构建起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为破解“电工难找、服务不稳”的痛点,创新推出“共享电工”计划,由街道新联会会长企业天力铁芯提供“共享电工”,全天候为链上企业提供用电保障服务,不仅提高了响应效率,还大大节约了企业人力成本,获得了企业一致点赞。资源共享,让发展更高效。街道正飞电力公司急需一批精密零部件,却因工期紧张、精度要求高,一时找不到合适加工方。天力铁芯等链上企业迅速响应,开足马力支援。最终,不仅按时交付任务,还节约了运输成本和时间,充分展现了链上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协同力量。共享模具、共享设备、共享检测,梁徐“链上资源池”越做越大、越用越灵。一个个看似微小的共享行为,正在织密一个高效协同、资源互补的“双电”产业生态圈。
搭建平台载体,促进企业合作共赢。一个厂房,三家企业,一场停车风波,差点让“邻里关系”陷入僵局。铭泽新材料、良友包装和凯迪船舶三家企业因停车位问题争执不断。新联会获悉后,迅速组织“圆桌会议”,让企业负责人和厂房租赁方面对面协商,最终达成“三家共出资、共建共享停车场”的共识。闲置地块“变身”标准车位,企业关系和谐如初,这正是“新阶层+协商平台”的生动缩影。秉持“走出去”的战略思维,街道充分发挥新阶层人士的桥梁纽带与资源整合优势,促成链上企业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建“双电”产业离岸创新中心,企业骨干参与科研项目、共促成果转化。其中,江苏维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与南信大张明道教授团队联合攻关,对磷酸铁锂回收技术进行参数优化和设计改进,不仅成功填补区域技术空白,还带来2亿元订单,技术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在梁徐实现精准落地。
小平台撬动大产业,“新力量”激发新动能。“新阶层+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不仅让梁徐街道“双电”产业焕发新活力,更在体制机制创新、资源要素优化、产业协同升级中蹚出了一条具有梁徐特色的发展新路。下一步,梁徐街道将围绕建强组织、搭好平台,持续放大“新”的力量、“联”的效应、“链”的张力,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