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就业优先战略,搭建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与民营企业人才招聘供需对接高效平台,助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5月15日,省工商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同举办2025年“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现场推进会。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胡广杰出席会议并讲话。
胡广杰指出,要勇担就业优先的战略使命。深刻认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践行国家战略的现实需要,引导民营企业将自身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挖掘优质岗位、强化社会责任,为稳就业作出应有贡献。要以政校企合作为抓手,创新“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培养模式,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让人才“活水”精准浇灌产业发展“沃土”,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赋能。要整合城市资源、发挥高校优势、激活企业活力,有效推动民营企业释放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让就业“稳”的根基更牢固、民生“保”的底线更坚实、社会“安”的基石更稳健。
胡广杰强调,要激发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动力。突出示范引领,发挥龙头企业和工商联执常委企业示范效应,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上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推动“头部高校”与职业院校分类施策、精准对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就业扩容提质相协调。优化政策供给,建强用好 “苏心聘”等数字化载体,加大“苏岗贷”等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帮助企业提升招聘精准度,激发创业就业积极性。打造特色品牌,培育一批政校企协同示范项目,凝练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经验”,集聚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创新型市场主体,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促就业品牌,持续放大行动的辐射带动效应。
胡广杰要求,要构建促就业发展的良好生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要增设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生物制造等前沿交叉学科,推行“订单班”“现代产业学院”等协同育人模式,加快从“学科导向”向“产业导向”转变,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塑造”转变,从“毕业即终点”向“终身服务”转变,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民营企业作为吸纳就业主力军,要发挥了解产业、熟悉市场、掌握技术的优势,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在定向培养、实习基地建设、产学研融合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实现企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双赢。工商联作为协同联动主枢纽,要强化牵头主体责任,打通政校企合作堵点难点,推动民营企业参与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的设置与教学,鼓励民营企业与高校共建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和研究基地,助力形成产业技术研发协同生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营造“职业无贵贱,劳动受尊重”、 “基层就业,同样出彩”等有利于就业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会议期间,聚焦新一代信息通信、软件与信息服务、新兴数字产业等领域开展专场招聘活动,近300家企业提供5000余个就业岗位。同步举办了产学研对接活动,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省数字经济联合会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围绕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进行了对接交流。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刘军主持会议。南京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吴勇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尚洪波分别致辞。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顾潮宣贯就业政策。省数字经济联合会会长、南京联创科技集团董事长孙力斌,南京开天眼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冲,南京金箔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江楠作了交流发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5家企业及商会签署了就业见习基地协议,为赴基层就业的2025届毕业生代表颁发了“就业大礼包”。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潘漫,省政协副秘书长、省工商联副主席胡明出席会议。各设区市工商联负责同志,商会、民营企业和师生代表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市工商联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