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句容市紧扣“两个健康”主题,以思想政治引领为根基,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精准服务为抓手,以融合招商为突破,“四轮驱动”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激活了民营经济的一池春水。
以红色引擎淬炼发展“根与魂”。依托茅山省级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创新打造“红色熔炉”。通过“重走东进路”“聆听革命家书”“书记讲堂”等沉浸式教学,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企业发展“指南针”。2024年共开展专题培训12场500余人次,培育出一批既具战略眼光又富家国情怀的“红色企业家”群体。积极拓展外部教育渠道,依托张謇企业家学院等省、市教育资源,推荐民营企业家参加理想信念教育研修班和各类培训班50余人次。下蜀镇商会党总支赴安徽合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茅山景区商会前往革命圣地井冈山,举办专题教育培训班,学习井冈山精神;崇明街道商会带领企业家齐聚嘉兴南湖,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船精神;花木商会赴贵州遵义开展红色研学,感受长征精神的伟大。通过这些活动,让党的声音在商会中响亮起来,坚定民营经济人士的“四个自信”,始终做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以机制创新构建服务“生态圈”。针对商会组织活力不足、政企沟通不畅等问题,句容市首创商会组织“三双制”:商会会长和执行会长“双会长制”、秘书长体制内外各一人的“双秘书长制”和营商环境护航员、党建工作指导员“双员制”。双会长制让大企业管理者能更专注于企业发展,破解精力分散的难题;双秘书长制搭建起政企沟通的“直通车”,让企业的诉求能更快地传达到政府部门;双员制实现服务与党建的双覆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句容市开展“商会+金融”专项行动,21家商协会与银行签订预授信协议143亿元,发放贷款48.5亿元,为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此外,句容市广泛开展“句”力护航服务企业调研走访活动,全年共走访服务市场主体206家,办结问题44个;举办“法治体检”服务活动,建设“护企联盟”,建立8项工作协同机制,聘请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担任商会“法治副会长”,开展法律咨询等活动,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以数字赋能打造惠企“云平台”。面对企业政策获取难、融资渠道窄等堵点,句容市以数字化改革重塑服务体系,发布“智慧容商”民营经济网上服务平台,集成政策计算器、商务合作、诉求响应等7大功能模块,实现惠企政策“一键匹配”、金融服务“线上对接”。“智慧容商”平台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服务,还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平台的商务合作板块,6家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3家会员企业签订了金融合作协议。此外,平台还联合市税务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应急管理局开展“句满意・微直播”10期,对接“句容发布”转播3期,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在线互动的方式,累积观看4000余人次。举办“容商讲坛”,邀请江苏钟山明镜律师事务所专职执业律师,围绕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为广大民营经济人士进行专题解读,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
以贤商融合绘制招商“同心圆”。句容市紧扣产业强市战略,创新“1+7”融合招商机制,推动市招商中心与7个区域发展促进分会深度联动,通过人员、业务、派驻三维融合,实现招商与商会资源同频共振。市委统战部作为发展促进会的联系领导单位,把招商业务工作和发展促进会工作进行充分融合,广泛开展在外句容籍优秀人才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座谈会、联谊会,以乡情乡谊为纽带织密人才联络网,通过“以商引商”,用“句容故事”吸引“句容合伙人”。2024年,通过“贤商”融合机制,为家乡发展共提供96个项目信息,其中新签约项目18个,已落户项目15个,6位在外句容人回家乡成立公司,落户企业累计开票销售达18.12亿元。此外,句容市充分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持续推动商会交流交往。成立句容市在京企业家联合会,广泛联络凝聚在外句容人,推动返乡创业的容归工程;开展“强会创新融通发展”商会交流分享系列活动,构建交流平台;主动“走出去”,指导青企协与南京江宁、安徽亳州等地青年企业家交流学习、互通有无;推动南京市栖霞区青企会、工程机械商会、西岗街道商会与天王镇商会缔结友好商会,拓宽商会的发展视野。
(句容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