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户镇聚焦三条主线,深挖特色资源,发挥统一战线在产业发展、招才引智等方面的优势,实施“四双”工程,奋力书写富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时代考卷”,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统战引领:党组织与龙头企业“双引领”
四户镇实行村集体增收项目“一村一策”,将党建示范作用延伸至田间地头与生产一线,彰显统战在产业发展中的政治与组织优势。同时,发挥商会、新联会作用,激活民营企业家、乡贤等统战资源,加大农业项目招引力度。通过培育龙头企业,以企业带动行业、促进行业发展产业,持续做大做强订单农业,为产业发展筑牢基础。
平台赋能:镇级与村级公司平台“双培育”
全力打造镇级和村级集体公司“1 + 17”经营体系,由镇级集体公司主导、村级集体公司协同运营。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优势,搭建直播带货平台,与银杏、小甜瓜等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围绕“土”字做文章,让“土特产”搭上电商快车,高效整合集体资源,加快打响四户农产品品牌,探索村集体增收新路径。
资源助力:土地与人才资源挖潜“双强化”
组织知新人士、商会会员深入调研,形成可行性报告,做好“小田变大田”、公共空间治理“后半篇文章”。有序开展图码管控和“小田变大田”改革,引导农户参与规模流转,推动“一户一田”变“一组一田”。发挥异地商会资源优势,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投身新农村建设和产业项目,拓展蔬菜销售渠道,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品牌创新:蔬菜与银杏产业基地“双中心”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同心·富薯”订单土豆基地、“同心奔小康”乡村助农统战新品牌。以顾桥村富民产业园、沟涯村大墩子银杏收储仓储为中心,推行“龙头企业 + 集体公司 + 农户”等经营模式,做强产业链条,推动农作物“种植基地”向农产品“加工基地”转型升级。以异地商会为单位成立营销公司,全力打造上海外延蔬菜基地和全球银杏叶收储调配基地,以“统战之力”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