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羊山镇统战立足大蒜第一镇的实际,从政治引领、产业赋能和文化引领等方面入手,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政治引领,筑牢乡村振兴 “桥头堡”
统战部门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深入乡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政策宣讲会等形式,准确宣讲党的乡村振兴战略方针、政策,让群众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共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举办统战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对接会,吸引了多家企业与乡村签订合作协议,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资金和技术支持。注重挖掘和培养乡村本土人才,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技能讲座等活动,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积极引导在外乡贤、大学生返乡创业,为乡村带来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活力。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还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产业赋能,激活乡村振兴 “新引擎”。统战部门紧紧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为乡村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牵线搭桥。组织统战成员深入乡村开展调研走访,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邀请农业专家根据宿羊山的特色,引导坊上村的羊肚菌、贾家村的脆梨和大米、芦岗村的蒜香鸡等村开展特色种养殖业,逐步改变宿羊山大蒜单一产业的局面。调整产业单一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产业建设,推动形成 “企业 + 村集体 + 农户” 的产业发展模式。在统战成员的牵线搭桥下,韩行村、沙埠滩村的蒜企合作冷库投产使用。企业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市场销售,农户负责种植管理,村集体负责中间的协调管理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互利共赢。同时,鼓励民营企业投资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文化引领,焕发乡村振兴 “精气神”。统战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动员引导两支文艺爱好演出团队,精心编排了一系列贴近乡村生活、富有乡土气息的文艺节目。小品《四老太赶集》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了乡村在环境整治过程中的种种趣事,演员们生动的表演让村民们笑得前仰后合;地方小戏《逛新城》则用优美的舞姿描绘出乡村丰收时的壮丽场景,展现了村民们对土地的热爱;经典的戏曲唱段《沙家浜》更是让戏迷们过足了瘾,老人们跟着哼唱,孩子们也被精彩的剧情深深吸引。这些节目深入各个乡村进行巡回演出,每到一处,都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了,这些节目就像是演我们自己的生活,看着真得劲儿!”一位村民激动地说
统战部门还举办本土农民画家创作的描绘乡村美景、丰收场景的作品各类书画展览和涵盖了历史文化、农业科技、健康养生等多个领域的文化讲座,富裕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