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溧阳市“同心协溧”统战工作品牌内涵,全面发挥统战工作“搭平台、强基础、聚人心、促和谐、助发展”等功能,溧阳市委统战部全面实施“同心赋能”行动,制定《溧阳市统战阵地“同心赋能”行动实施意见》,着力打造“思想+品牌+服务+联建+组织”五维赋能体系,梳理形成5大类16项统战阵地功能,部署开展51项具体活动,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服务大局的优势作用,为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和溧阳品质城市建设贡献统战力量。
思想赋能强引领。强化教育培训,举办“同心协溧大讲堂”9期,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统战干部微党课等活动10场,引导统战成员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推动知行合一。传承统战文化,举办新四军统战工作图片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网络摄影展等活动,集中展示溧阳统战工作的历史进程、重要事件和积极成效,传承、弘扬新四军统战历史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推动联谊联络,开展文艺展演、非遗体验、科普宣传、中医讲座等活动20余场,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自由职业者、网络人士,举办同心读书会、同心沙龙等活动12场,促进交流互鉴。
品牌赋能建体系。构建“1+N+12”品牌体系,以“同心协溧”总品牌为统领,党派团体品牌为支撑,因地制宜培育“同心昆仑”“同心向兴”“别桥同舟行”等12个基层统战子品牌,提高阵地的显示度和辨识度。提升阵地能级,坚持统分结合,注重塑造阵地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核,突出“一阵地一主题、一场所一特色”。明确标准规范,提炼形成《同心协溧实践阵地赋能行动》手册,促进镇、村、园区统战工作规程同步推广,让基层操作一册在手、有章可循。
服务赋能重成效。促进资源对接,搭建对口交流平台,为全市引进项目、资金、技术等牵线搭桥。用好各地“协同创新中心”“楼友会”,开展知名人士主题走访、溧阳籍院士家乡行等活动,有效发挥天南海北溧阳人的力量。助力创新创业,依托华人华侨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红石榴“企业联盟服务站”等阵地,协调各方资源,为留学归国创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展“红石榴就业行动”“一碗拉面的旅行”主题活动9场,做好民族8省区来溧就业创业帮扶工作。引导参政议政,加强与统战成员的教育引导、联谊联络,举办党外代表人士履职座谈会、党外代表人士新春座谈会等活动,两会期间,溧阳市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提出提案76件、建议22条。
联建赋能扬优势。融入基层党建,发挥“党建+统战”优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延伸统战工作触角,在10家条件成熟的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开设统战窗口,完善基层统战工作代办点功能,推动统战政策宣传服务进村(社区)。致力文明实践,整合“统战+群团”合力,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统战成员共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全年开展送医、送教、送温暖等社会服务活动30余场。参与社会治理,结合“统战+综治”管理,聚焦安全生产、乡风文明、平安维稳等重点工作,推动解决矛盾纠纷调处和议事协调问题5次,发挥统战力量助力基层治理。营造研学体验,深入挖掘方里村同心文化,结合“有时溧阳”等线上APP,发挥统战阵地在文化研学中的积极作用。
组织赋能夯基础。完善要素保障,做好阵地建设、活动开展的联系、指导、协助工作,以项目化形式给予基层资助;推动同心文化村等集展示、会议、活动、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阵地共建共享。提升能力素养,为溧阳统战干部、统战成员搭建实践锻炼和教育培养平台,发现、培育一批优秀党外代表人士加入统战团体,并推荐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强典型选树,对在服务中心大局中涌现的优秀党外代表人士进行专题报道,树立示范榜样,引导广大党外人士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在全市营造尊才爱才的良好氛围,提升统战工作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