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石榴籽之家”结硕果 民族团结心相牵

2025年03月18日 10:03:30 | 来源:徐州市委统战部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新区街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开展石榴籽之家各项创建活动,进一步推动石榴籽之家有“深”有“色”,“深”化为民服务,让便民利民更出“色”。“石榴籽之家”设有四个微服务驿站,分别为“石榴籽”就业服务驿站、“石榴籽”互学共建驿站、“石榴籽”文化共融驿站、“石榴籽”志愿服务驿站。

  一、党建引领“新”格局,增强民族团结源动力

  在“石榴籽之家”互学共建驿站中,党的领导不断得到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新区街道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强化服务意识,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同时将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纳入党日活动,依托“乡风文明镇村行”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内容,让党员干部在活动中加强对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的把握,增强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驿站今年组织观看红色教育经典视频5次,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铭记党的恩情,自编自唱民族民间山歌两首,用歌声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祖国的认同,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汇聚磅礴力量,推动民族团结工作,2022年,新区街道驿城村“石榴籽之家”获得省级“红石榴家园”命名。

  二、多方联合促就业,齐心共绘同心圆

  在“石榴籽之家”就业服务驿站中,各族群众就业创业得到保障。一是驿站积极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行代办员制度,切实打造一站式服务渠道,根据外来经商少数民族同胞在经商、务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利用服务窗口提供各种帮助,让各族群众“少跑路、办成事”,把就业创业服务做深做实,今年以来提供咨询100多次。二是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民族政策理论宣传进企业”活动,进企业开展“红石榴就业行动”宣传6次。指导企业积极营造民族团结宣传氛围,在厂区绿化带、办公楼、生产车间等显著位置设置民族团结进步标语、宣传栏,运用微信工作群及网格员入企宣传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三是对辖区内有就业需求的各族群众登记入册,同时主动与辖区364家企业对接,为他们就业、招工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为各族群众提供更亲切、更周到的就业服务,绘就更大的同心圆。今年以来帮助西部民族8省区20多名劳动力顺利在辖区企业就业。

  三、籽籽同心为民生,志愿服务暖人心

  在“石榴籽之家”志愿服务驿站中,各民族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创建工作的奋斗目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石榴籽之家”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搭建载体和平台,充分依托“石榴籽之家”综合服务功能,在医疗、养老、教育、就业创业、文化活动、司法调解等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一是成立“红石榴”志愿者服务队。坚持亲情化管理与服务理 念,集党员服务、司法调解、文体中心、助残帮困、就业保障、民族活动于一体,广泛开展服务,把爱心汇聚在一起,让温暖看得见、摸得着。以“红石榴”志愿服务队为载体,扎扎实实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真切切把关爱之情传 递到群众心中,让广大群众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满足感、幸福感。二是设立“红石榴”活动室。各族群众利用活动室开展了舞蹈教学、节目排练、休闲健身、书画展示、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四点半学堂、阅读等活动。红石榴图书室内有各类藏书千余册,内容涵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科技、历史、政策法规类等,图书室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定期的组织读书荐书活动,在提升文化品味中增进了交流,拉近各民族群众间的距离。三是设立“红石榴”说事厅,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涉民族问题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依法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设置“说事”意见箱,对收集整理的群众反映事项,组织各族群众定期坐下来商议。能及时协调解决的,第一时间帮助解决;涉及面广、不能当场答复的,整理成议题交由协商议事会协调解决,把一大批群众的烦心事化解在网格内。今年以来,“石榴籽之家”举办书画研习班培训40人次,举办职工子女寒暑假托管班2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12次,化解群众矛盾纠纷7起,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8件。

  目前,新区街道“石榴籽之家”已接待并服务各族群众3000多人(次)。下一步,区委统战部将以新区街道“石榴籽之家”为示范,在全区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各类互嵌活动,积极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促进各族群众深度交往交流交融。

  • layer 置顶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