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沛县县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作用,牢牢把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规律,扎实做好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创新实施“三项机制”,抓牢党外人才的储备、管育、使用工作,努力培养一批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为沛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动态增补数据库,拓宽路径增储备。将党外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沛县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关于培养选拔任用党外干部的工作实施细则》,每年扎实开展统一战线人才摸底调研,扩充夯实党外代表人士数据库。分类建立党外代表人士信息库和党外年轻干部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定期分级分类管理,常态化梯次储备后备干部、副科级领导干部、正科级领导干部。采取择优聘任、竞争上岗、双荐双考等方式拓宽党外人才发现渠道,动态增补100名人才数据库,使一批年富力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党外干部能够脱颖而出。
创新培养机制,墩苗管育增才干。充分发挥沛县党史馆等红色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为党外人才提供“套餐式”“订单式”教育培训服务,不断提高党外人才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拓展学习交流平台,利用线上线下等方式,依托“同心讲堂”“两学一走”等平台,通过采取理论辅导、专题报告、座谈讨论、信息推送等方式,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持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把党外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强化党外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参观学习、举办培训班等方式,着力提升党外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今年5月份,组织全县40名党外干部开展了为期3天的学习培训活动。通过集中学习,实地调研、研讨交流,实实在在提高了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积极打造履职提升平台。在党外干部建设中抓实“大调研,献良策”活动,同时搭建“亲清面对面”平台,畅通党外干部建言献策渠道,使履职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工作制度,常态化开展党外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经历、履职表现等综合研判,为县委选人用人及时提供决策依据。
强化职能尽责,加强交流增效能。坚持在实践中考验,积极与组织人社部门沟通,出台《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沟通协作制度》,推荐党外干部到对口岗位任职,实现党外干部在机关、企事业单位间双向交流,让党外干部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上得到全方位锻炼。实施双向交叉挂职“连心桥工程”,选派张振龙、朱守刚、李青等5名优秀涉企机关部门青年干部到企业,韩金辉、王愿、李勇、卢鹏、梁晓东等12名非公企业年轻党员出资人到相关职能部门“双向交叉挂职”。注重实践锻炼,将党外干部纳入党政干部交流挂职锻炼总体安排,突出重点岗位,坚持以岗炼人、多岗锻炼。实施优秀党外年轻干部“研训一体、炼用结合”历练机制,有计划地将符合条件的优秀党外干部安排到急难险重岗位一线挂职锻炼,提升党外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选派党外代表人士特约人员到相关直属部门,开展民主监督创造条件。在县人大、政协换届工作中,在“用人”关键环节加大力度,推荐符合条件的党外代表人士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