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启东市惠萍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增效,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不断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聚焦平台打造,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做足“阵地+”大文章,探索“党建+民族团结进步”互嵌互融发展新模式,充分依托镇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红网格连心站等服务阵地,以点串线,精心整合“惠·同心”统战阵地、果园党建融合生态服务发展区、农家书屋等资源,广泛融入“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元素,将全镇17个村居科学划分为5个民族团结“同心”联盟,链接“我们的节日”、七彩夏日、“惠声惠色”“惠悦读”等品牌项目,开展民族团结理论宣讲村村到、草坪音乐会、端午奇妙游、体验民俗制作、感悟沙地文化等各类活动30余场,惠及群众500余人,形成了各联盟集思广益、各民族融合互动的良好局面。
聚焦乡村振兴,激活民族团结“强引擎”。以推进乡村振兴为引领,加强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结合、同步推进。深挖中华文化内涵,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方式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开展惠萍好人、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引导各民族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移风易俗。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着力点,培育四青作物、扣蟹养殖、丰水梨种植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促进富民增收。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发动各族群众持续对房前屋后、沿路沿线、河道沟渠等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整治,切实提升各族群众的生活环境品质和幸福感。
聚焦基层治理,建设民族团结“新家园”。着力在持续保障民族团结上下功夫,将民族团结工作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完善“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互嵌式工作网格,切实推动各级党组织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暖心之“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辖区内党员干部、志愿者、网格员队伍先锋优势,优化“点单式”服务,发挥“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助农振兴服务队、法律服务志愿服务队、银发生辉志愿服务队在民族团结工作中的模范作用,组建“有事好商量·红石榴议事联盟”,通过矛盾化解、调解邻里纠纷、便民服务、政策宣传等各种形式,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启东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