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州区花果山街道党工委聚焦两区融合主线,积极融入海州区统战工作大格局,深挖统战特色资源优势,助力构建农旅融合、文旅升级、业态更新的花果山现代化产业格局,助力强镇兴村再谱新篇。
坚持党建引领,汇聚统战智力资源,赋能富民兴村新提升。以“资源平台联用共享,乡村振兴联手推进”为导向,依托“花果山党建学苑”品牌,充分发挥区新联会平台作用,整合科教资源,凝聚“最强智囊”,开展校地合作,携手中医药学校、市委党校和区新联会会员单位盈科律所,共商花果山产业发展规划,面向辖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返乡创业能人开展富民兴村技能提升讲座、电商直播培训等活动6场,将智力资源科学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硕果;以重点项目为“王”、特色产业为“基”,制定“一村一策”发展计划,组织动员辖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做强做精小村团山采摘园、前进茶文化园、新村电商等3个兴村项目,激活强镇兴村蝶变力量。今年以来,辖区共引进产业招商项目3个、楼宇招商项目1个,洽谈项目5个。聚焦“领头羊、人才雁”“能人返乡创业”,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挖掘乡贤62名,乡土人才10名,建立“桑梓联络群”,开办创业课堂、创办富民项目,少数带动多数,助力村集体经济腾飞。
文旅兴街引动,集聚统战人文底蕴,创建西游文化新街区。小城镇有大品牌。瞄准“西游文化”标识,以西游主题文创产品研发为载体,聚焦特色文创品牌塑造,委托江苏西游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设计制作西游主题文创产品,富华文创基地打造“西游”特色文创系列。小环境有大内涵。花果山街道人文积淀深厚,注重树立“人文旅游”理念,协助发掘王氏祠堂、三眼井、鸡鸣山大村暴动等人文遗迹,以及淮海戏、僮子戏、茶艺、雕刻等鲜明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不断扩展旅游文化空间,开发文旅新产品,把品牌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在打造精品文旅示范的同时,注重以产业带动就业,主动对接辖区企业,通过产品制造、加工、销售全链条不断吸收灵活就业人员。
网格管理引导,凝聚统战力量共识,打造社会治理新示范。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协商、群智共建”的工作思路,以提升网格化社会治理效能为抓手,充分发挥户长、楼栋长、网格员作用,协助建立“三个档案”“一张联络卡”“一个微信群”“311”联络制,推广一批“红色物业”“红色蜂巢”“1+N+X”等花果山网格治理特色做法,持续完善“社区党组织+双红党组织+网格员”三级联动基层治理网络,提升便民服务质效。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作用,整合小区架空层、物业配套用房等闲置资源,打造小哥驿站配送点、爱心水站,积极延伸暖心服务,引导辖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货车司机等9类新业态新就业群体366人积极投身城市基层治理,不断开创“统战+基层治理”新格局。团结辖区民主党派力量,鼓励各党派结合自身特色,围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把握原则、精准发力、力求实效,广泛开展慈善公益、文化宣传等特色主题活动,积极邀请民主党派人士多层面、多角度参与街道、村社民生实事、热点话题的协商议事,推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
(海州区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