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凝聚人心,推动民族团结工作创新发展

2022年05月31日 19:14:50 | 来源:南通市委统战部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把握民族团结工作主线和方向,找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的切入点,明确出发点,抓好突破点,汇聚工作要素,推动民族团结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

  一、在高位推动中把准方向、开创新局,谱写思想凝聚“主题曲”。一是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成立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区党工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不定期研究部署民族工作,将民族工作纳入领导班子成员述职、年度党的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定标定向。二是广泛宣传,筑牢意识。将宣传线的“百姓名嘴”、“有志在皋”志愿服务站点的志愿者组建为活跃在基层一线的民族工作宣讲队,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宣讲融入群众日常学习生活中。三是打造品牌,深化创建。积极打造“石榴亭”微课堂品牌,深挖红色资源,邀请宣讲代表在“凉亭下”“长廊里”“小区内”等贴近群众的地方讲述民族理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将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贯彻到社会的“毛细血管”,凝聚起党群连心谋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在深入推动中凝聚人心、汇聚合力,谱写民族团结“同心曲”。一是构建“媒体网”,把牢 “方向盘”。将每年的6月和9月作为全区“民族政策宣传月”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运用“互联网+民族团结”模式,构建新媒体、传统媒体全方位、多层次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矩阵,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铸入灵魂。二是引入“动力源”,夯实 “实根基”。充分发挥好民俗节日在民族团结文化共鸣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开展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吸引各族居民交融交往。三是激活“一池水”,拓宽 “融合码”。在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民族团结之家”,设立民族事务服务窗口,加强各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在就业、就学、就医、维权等方面进行服务指导。依托“红石榴家园”成立村(社区)民族团结先锋队,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加入志愿服务,组织民族代表人士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进一步增强他们服务社会的意识。

  三、在协调推动中深度交融、和谐发展,谱写合力同心“交响曲”。是深化志愿服务,落实结对帮扶。加强对各民族群众的走访慰问,建立一对一联系帮扶对子,实施“一助一”“多助一”结对帮扶,及时解决各民族群众的各种困难,引导形成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二是助推交往交融,开展就业帮扶。充分发挥我区现代科技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优势,加强本地和民族地区资源互补,探索就业帮扶和民族地区产业转移孵化、用工引导等工作,在就业创业中帮助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三是切实服务惠企,树立企业“民族团结金字招牌”。为企业和民族地区提供双向服务平台,协助辖区企业在民族地区深耕业务和拓展影响力。同时对我区少数民族人员创办的企业,给予各类惠企政策,在用工和资金上提供支持帮助

  (如皋市委统战部供稿

  • layer 置顶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