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一统三聚焦”打造“六和”红石榴家园

2022年05月13日 16:21:45 | 来源:南通市委统战部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南通市海门区富民村,位于余东镇西南角,总人口3571人,是一个有苗族、傣族、布依族、土家族等12个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村”。近年来,富民村牢牢把握各族同胞“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创建“红石榴家园”为载体,营造和谐、和睦、和悦、和美、和善、和顺的“六和”氛围,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围绕主题主线,“独唱”演变“合唱”。富民村牢牢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定位、新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统领,贯穿到民族工作各环节。结合多民族聚居的实际情况,在打造“红石榴家园”过程中,注重系统化、具体化、规范化,突出创建核心关键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团结“大合唱”。

  聚焦贴心服务,“他乡”变成“吾乡”。坚持“惠民、育民、为民、富民”的“四民”服务理念,搭建“五位一体”服务平台,即:服务联系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创业促就业服务平台、纠纷调处和法律援助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建立“少数民族心家园”,设置图书室、活动室、娱乐室、大舞台等区域,举办插花、歌咏比赛、美食比拼等活动,让少数民族群众在这个“大家庭”里更暖心舒心。

  聚焦小康生活,“创业”蝶变“产业”。立足村民族特色、环境资源和历史文化等要素,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建设为基点,将民族文化、生态和旅游三者融合发展,筹建少数民族风情园,打造“民族特色菜+农耕体验游”、房车露营等项目,将少数民族资源转化为助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举办划船比赛、亲子活动、篝火晚会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活动,让少数民族资源“活起来”“火起来”,吸引周边游客前来游玩。依托新媒体平台,讲好少数民族同胞故事,展现各民族共融“高光时刻”,弘扬社会正能量,将民族团结进步之声传得更远。

  聚焦交流交往,“田间”站上“舞台”。少数民族群众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搭建红石榴舞台,配有电子屏、灯光、音响设施,可容纳近百人参加活动。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契机,邀请少数民族同胞一同参与活动,共庆佳节,增强交流交往激发参与积极性。举办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少数民族才艺展示等活动,精彩的山歌、葫芦丝、舞蹈、民族服装秀等表演,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同时,还组织他们参加各级文艺演出,“海门之夏”、“同心战疫 我们在一起”等文艺汇演中,充分展示少数民族同胞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氛围,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绘好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团结和谐画卷

  (海门区委统战部供稿)

  • layer 置顶

    icon